等待实习是一件既幸福又煎熬的事情。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收拾行李满怀信心的踏上征程,而我却在眼巴巴的算计着日子,什么时候我的幸福才来临,实习不远了。
初到迤山
雨丝飘飘洒洒,呆久了,我竟也习惯这北方的雨,不干脆,但也不叨扰人。环视着周围,心里默默打了个分数—迤山中学。
安顿下来,我们便到处听课,历史、语文、生物、地理、政治……抓住哪科听哪科,不断学习各个老师的讲课方式。当然,历史课是听得最多的,各个年级的老师,各个年龄阶段,其中还听了好几次同课异构,精彩!有的老师注重细节,一个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清清楚楚;有的老师注重大框架的把握,看似漫无边际的狂侃,实际形散而神不散,让人领悟到历史的精髓;有的老师天生丰富的姿态神情,让学生投入其中,不忍游离;有的老师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让人如痴如醉……我像一个刚刚入学的孩子,被这一切深深吸引。走在迤山中学,我慢慢感受其中的变化,食堂工作人员的招呼:“来啦,看今天吃点什么?”虽然还是有些听不懂迤山本地方言,但是并不妨碍交流。渐渐地,成为其中一员,大家不再投来打量的目光,报以友好的问候。
新手上路
上课的第一步是教学设计。在第一周时,我便开始写第三课《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教学设计。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这是得实践的东西。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使劲在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中找出清晰的线索,洋洋洒洒写了五页多。指导老师挑出了好多的毛病。如结构的不完整,重难点不突出,其中还漏了一个小知识点。我关注了教学设计的实用性,却忘了它的规范性以及内容的完整。我在课本内容的整理上,只会扩展而没有取舍,导致通篇看起来是记流水帐,这点上应该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总而言之,第一个教学设计顺利完成。
第二次教学设计,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吸取上次教训,认认真真手写了七页,并且用颜色笔标出重点难点。忐忑的心情等待指导老师检阅,终于,老师告诉我可以准备上课了。我拿上教学设计,在小教室里一遍又一遍的试讲。由于写粉笔字很慢,为达到时间与效率的结合,板书在保证清楚明了的基础上不断地设计到最简。背下课上所涉及的内容。我想上好职业生涯中的第一课。
走上讲台
星期五终于来了。为确保万无一失,上午,我又去听了老师讲了第四课。借鉴老师的讲课,我相信我能做好。准备工作已完毕,信心满满,走向讲台。开始时,感觉像开飞机,拉着学生往前赶。五分钟过去了,不是那么紧张,慢下来,细细引导。我和67个孩子在一起,进行一趟美妙的时光穿梭。45分钟过得特别快,感觉没多会就下课了,也许,这就是投入的魅力吧。课下,同学们提意见:后排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没有看见;学生回答问题,我没有给予回应。反复思考,这证明我对课堂的掌控还不足,加油!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新老师,孩子们很好奇,课堂秩序并不费神。
我的第二次上课—第五课《古希腊民主政治》,在这一课中,政治不仅仅只是政治,还有当地的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现当代人们对它的怀念。从浪漫的爱琴海聊到智慧的雅典娜,从狭小的城邦侃到流传千年的民主自由,我们在古希腊的时光中徜徉。渐渐地,我开始懂学生,看着他们疑惑的神情,我知道,他们一定是某个字词不会写。有时,他们也会顽皮的重复我念错的读音,十分可爱。开始喜欢他们,嬉笑怒骂皆离不开。
实习生活过得飞快,这两周多的日子我是学生,努力向各位老师学习教学技能,我也是老师,踏上讲台领着孩子们畅游知识的海洋。但我知道,无论哪一个角色,我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只有珍惜,生活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