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教师:刘静 实习小组:长安四中
从九月中旬到国庆中秋佳节,我们二十五位同学在长安四中实习已有半个多月的时日了。具体也已记不清我们到底走读了多少天,但在未来的两个月里,我们仍将继续着朝五晚九的生活,或许劳累,或许疲惫,但初为人师的那种新鲜感让我们幸福并充实着,这或许将是我大学生涯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吧!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学生们都大声诵读着刚学会的文章,王勃的《滕王阁序》写得是好的,仿佛是跨越了时空一般,而在这样一个秋季,这样一篇文章正可以让学生好好感受这秋天。我是一名化学系的学生,也静静的坐在了教室的那个不起眼的角落,仔细听语文老师阐述着这样一个不一样的秋天。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总能让不少的诗人在这样一个季节深思,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又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那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如此的诗句,若是配上一首类似理查德《秋日的私语》一般的曲目,想象着树上泛黄的树叶一片一片落下,就仿佛是在感受真实的秋。
曾几何时,总想着回到高中的课堂去听听课,好好感受一下当年的为了自己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心情。而今以不同的身份坐在这里,周围的人都是小我数岁的后生,却收获了不同的感受。每次听课所专注的方向也不同,但不论听哪一节课,我都感受着不同老师上课时各自具有的别样风采,并虚心向他们学习求教,当然老师也对我们这些后辈关怀有至,那些谆谆教诲总能让我们找到醍醐灌顶的感觉。从刚实习起到现在,数了数,我也大概讲了十节课,我很感谢我的专业指导老师能给我这些机会,并且能指出我的不足给我的一些宝贵建议。我很享受我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上我总是以一个引导者的姿态出现,这样学生们就会积极思考,积极发问,积极解决问题。由于我带了两个不同的班级,也让我了解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在上课的时候要随机应变,不能总是一味的让同学们接受一些东西,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某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也会获得很多。所以每次下课,我也并没有迅速离开,我问他们哪些不懂,哪些难并及时给他们解答。并要求他们互相之间多交流,多交流就会获得很多。
指导班主任吴老师也给我说,大家在这儿学习,主要是要多交流,和老师们交流,和一起来的实习老师多交流,光一个人看是学不到什么的。所以对我来说,收获最多也真是我们一块儿来的同学交流,说说每天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互相学习,偶尔互相取笑一下,不亦乐乎。
实习期间大家都很积极很认真,都在为成为合格的教师而努力着。这个秋天不悲伤,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