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日,天空初晴,微蓝。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秦安一中,从来没有从事过老师这类型的工作,我能行吗?学校能接受没什么经验的我吗?学生们会不会很难缠?大家能不能接受我?带着好多的顾虑,我见到了笑容温婉的专业指导老师白爱苹和干练、直爽的班主任指导老师杨峰烨。她们温和的笑容和亲切的语气让我忽然间平静了不少。
我的第一位师傅就是白老师。沈老师从事这项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工作起来认真、周到。对待我们这样的实习者同样耐心、热情,因我初来乍到,什么也没带,才与我见面不久白老师就立即帮我领取了新课改的资料,并引导我先熟悉熟悉周围环境。这种看似很平常的举动,却着实感动了我,小细节,大感动。这是白老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白老师带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她对待学生亲和有加,就像家中长辈对待晚辈一样,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孩子们也完全融入这浓浓的温暖氛围中,对白老师充满了信任和爱戴,空闲时会和白老师说说家中的事情、自己的烦恼,种种情景,使我心自然而然有了种“春风化雨”的温馨感受,后来我听到同事中的年青人亲密地称呼白老师为“暖暖”老师。我想,她在大家心目中就像是家中的长辈一样吧。
杨老师是我的第二位师傅。杨老师给我的感觉有有如一句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话不多,但举止言行充满对学生的关爱,哪个孩子的心理状况有问题,他会主动找上和同学聊天,疏导他适应高一生活;哪个孩子生病了,杨老师帮忙想办法,正如杨老师所说:“他们毕竟是孩子,可以要求他们,但不能苛刻他们。你对他们好,他们心里完全明白着呢。”话虽朴素,但师生间有种不必言语的默契。
张晓梅老师是我的第三位师傅。虽跟她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我深深她那干练的风格所折服。张老师带的是高一比较调皮捣蛋的一群学生,这些孩子们古怪精灵,伶牙利齿。做她们的班主任可不件轻巧的事啊,我带着三分恐惧走入他们的教室听课。可谁想到,一到打铃之后,这些“任性小子”们竟安静下来,不一会儿,他们就完全进入到了投入到了课堂中。我简直不敢相信,李老师笑着说:;从一开始就要求她们“食不言,寝不语”,现在已习惯成自然了。我顿时明白:对待孩子,要求严格,其实是种更深层次的爱。在李老师的管理氛围中,大家养成了从“服从纪律”到“自律”的良好习惯,将会对她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多大的良好影响啊。
如沐春风,润物无声。这就是秦安一中老师们给我的感觉,在领导的悉心培养和前辈们的细心指导下,我想我也将告别青涩,逐步成长为一位合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