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4日,在“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指引下,陕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阿城一中教育实习小组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旅程。
上午8时许,教育实习工作会在阿城一中主楼中会议室召开。阿城一中校长梁忠宾、副校长赵志远、各学科骨干教师、实习带队教师杨章民及实习小组全体成员参会。会上,副校长赵志远表达了校方对本次教育实习工作的高度重视及对教育实习小组的热烈欢迎。随后,杨章民老师向阿城一中表示由衷的感谢,提出了教育实习的有关要求,梁忠宾校长对本次实习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

经过一天的磨合,同学们迅速适应阿城一中的节奏。次日,教育实习相关工作全部步入正轨。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为了提前磨炼同学们的教学技能,杨章民老师专门向学校申请了多媒体教室供同学们备课、磨课使用。这间教室见证了实习组各位同学精进不懈、奋发探索的刻苦,日后它也会见证我们劈荆斩棘、苦尽甘来的收获。
入校第三天,历史组的董文帅同学首先开始试讲。他以《秦统一封建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为题,时而用视频生动地展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金戈铁马,时而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思考“秦朝的统治”-从一统江山、到“孟姜女哭长城”、 “陈胜吴广起义”,整个教室气氛活跃!
文学院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刘欣怡同学以“看图猜诗的小游戏”入手,巧妙地创设出学生喜爱的情境,并由此导入课程《归园田居》。她的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在讲授新知时循循善诱、引导到位,把复杂的知识进行拆分与重组,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陶渊明的魅力与情怀。
文学院黄学慧同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授课有点“激荡起伏”的感觉!印象最深刻的是互动性强。她以故事情节驱动着学生探究,通过对矛盾性问题的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最后的“闯关挑战”环节由浅入深、共情共鸣,使学生在一次次的闯关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体会苏轼的人文情怀。
邢春璐同学的说课非常到位,以源自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为突破口,导入课程《并集与交集》。授课语言流畅有力,充满激情与活力,教学目标意识十分明确。在每个知识点后面,借助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种“处处探索生成问题,处处讲解生成知识”的感觉,既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又给予学生小组合作的机遇,课堂气氛良好!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李玥莹同学从“课程成绩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入手,导入课程《运用选择结构解决信息中的问题》。她把变量与数据巧妙的类比成容器与水,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用问题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IF语句实际反馈出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用选择结构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院黄篮瑶同学的导课,首先将学生带入电影院的情境,使一串毫无规律的数字带有特殊的含义,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了本节课程《数据、信息与知识》。课上,她设置了智力大比拼的环节,经过两位同学的激烈抢答,整个课堂一片欢声笑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图7)。
姜依格同学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出发(矛盾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展开课程《函数的概念》。她引用丰富的实例讲解复杂的概念,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生成),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数学课。
每位同学试讲结束后,杨章民老师都会给我们提出存在的不足和提高的具体建议,让我们获益匪浅!大家不禁感慨老师知识领域之广泛、专业能力之强,倍感荣幸!
杨老师告诉我们:“实习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作为‘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传承者,你们不能怕苦畏难”,要“一颗红心向着党,越是艰苦越坚强”。在生活上知足、学习上路上不知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除了教师技能,我们的班主任实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每天上午十时许,实习组的每个同学都会指导学生开展课间操。看着同学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听着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口号,我们感受着阿城一中校风之严谨和谐。
阿城已进入北雁南归的秋天,但是我们实习的心还似夏天一般火热!短短的第一周,我们就完成了第一轮试讲,这已是不小的进步,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为自己加油!

阿城一中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省级文明单位,学校教育理念先进,师资队伍精良、师德高尚,学习氛围浓厚。相信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我们的教师技能和综合素质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每位同学都能成长为一名卓越的人民教师。
文字:邢春璐
编辑:杨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