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陕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2023年西藏组的教育实习,在外国语学院庞玮老师的带队下,已经顺利开展两月有余。从拉萨阳光烈烈、流水潺潺的夏末,到秋意浓浓、黄叶灿灿的深秋,雪域高原独特的人文特色,西藏中学教育的地方特点,甚至是氧气稀薄的生活体验,点点滴滴,伴随着初登讲台、初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记录在了莘莘学子的记忆之中。
实习生:苏金龙 实习学校: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
西藏,世界第三极、雪域高原、我心中的圣地,是我心心念念了三年的地方。在我坐上火车时,我便憧憬着拉萨的实习生活。
到实习学校后,在实习生见面会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了高原反应的感觉,所幸在带队教师庞玮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高原的环境,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

学校的实习生活先是从听课开始的,每天我根据指导老师发的课表前往各个班级听课,做好听课记录。高一报道后,就正式进驻班级,开始了实习生活。除日常的学科教学任务外,早上到班级检查卫生、监督学生早自习,上午到操场监督课间操,中午去食堂督促学生吃饭,饭后监督学生午休,晚上监督学生自习,并于放学后前往学生宿舍查寝等等,是我每日的班主任管理工作。除了每天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外,我也定期给所带班级举行班会。
周内繁忙的实习生活结束后,周末我会到市区里面去转转。我首先参观了西藏博物馆,了解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我被旧西藏黑暗的农奴制所震惊,我被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革命先驱们所付出的艰辛所感动,理解了“老西藏精神”,由衷的敬佩革命者、建设者的义无反顾与无私奉献。
漫步在拉萨街头,我被拉萨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所震撼,在我的印象里西藏是条件艰苦的地区,想不到这些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让西藏如此繁华。走在拉萨街头,看着振奋人心的标语;在布达拉宫广场前,感受着西藏璀璨的文化;当我爬上南山公园,看着拉萨的全景,我明白了什么叫“祖国万岁”。“祖国万岁”不仅仅是南山公园的标语,更是西藏各族人民对如今“美丽幸福新西藏”由衷的欢呼!

两月有余的实习生活,我学会了吃糌粑喝酥油茶,不仅在生活习惯上变得很“西藏”,在“日光城”的光辉的照耀下,我的皮肤也变得很“西藏”。总的来说,在西藏的实习生活虽然有种种不便,但我还是很珍惜这段实习时光。
实习生:丁真多吉 实习学校: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
作为从小生活在“西藏内地班”的学生,西藏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陌生是因为从小在内地上学的我,其实并不了解西藏自治区内中学教育的特点。初入校园,我感到陌生和紧张,好在有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的照顾和悉心教导,我很快适应了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的校园生活。
在听课、备课、登上讲台授课和给学生开班会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我的学生们的特点,虽然在拉萨上学,但是他们全部来自阿里地区,与拉萨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同时,因为阿里地区距离拉萨路途遥远,与我年少时求学一样,我能理解到他们又想家又渴望走出大山的心情,我觉得我肩负的,不仅是一名实习教师的责任,还是他们“在这里的家长”。记得那天早上,明媚的阳光伴着凌冽的秋风,我带着我管理的班级升国旗,突然,有位女同学倒下了。我慌忙从队伍末尾跑上去查看,她虽然有意识,但是说话模糊不清,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因为指导班主任这几天在内地学习,我需要独自处理,我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第一时间将这位同学带去校医务室,然后我赶去上课,下课后我又立刻回到校医务室询问这位学生的情况,但是校医务室暂时检查不出情况,建议我带去市里的医院检查,于是我陪同这名学生去了西藏阜康医院检查,所幸检查后只是贫血,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取好药我便带着学生去吃饭而后回到了学校。事后学生非常感激并要归还医药费用,我跟她说“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了”。我想,虽然我只是实习班主任,但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在学习和成绩上抓紧学生,而是以身作则,把他们培养成能感受到爱且有能力爱的、有道德、有文化,能够在多方面发展且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周内校园的实习生活,既包括有规律、循序渐进的一面,例如上课、批改作业、讲习题、开班会,监督学生自习、卫生、就寝和食堂用餐,以及周末收发手机等工作;又有丰富多彩和欢歌笑语一面,例如每周六的晚上,我们的实习中学都会组织孩子们欢聚在操场上跳锅庄、表演才艺,以及每日的“阳光体育”活动,篮球赛、足球赛也会定期举办。实习期间,我还有幸作为阿里高级中学实习生代表,参加了阿里地区教育局与陕西高校共建“大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见证了阿里中学教育与陕西高校通力合作的阶段性成果。

周末时间,我和同在阿里高级中学实习的格让登培、杨鹏鑫会一起外出休闲放松,这周我们去登了南山,2012年拉萨市启动了南山造林绿化工程,南山公园作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的一部分,是自治区首个河谷地区规模化生态建设和修复的代表性工程,登上南山,“祖国万岁”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远眺对面的布达拉宫和拉萨城区,发现城区比我小时候大了非常多,登山的游人纷纷在山顶摇动鲜红的国旗拍照,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对祖国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希望等我毕业后回到家乡后,能为西藏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习生:杨鹏鑫 实习学校: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
“a-skyid-la-grong lha-sa-ma-chags- lha-sa-chags-yod”听着藏歌《美丽的城》中的美妙旋律,我到达了圣洁的拉萨,也是我教育实习的第一站——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
初入校园,学生们的热情就打动了我,“老师好!”“老师慢走!”每一句打招呼的话语都鼓励着我进入教师的状态。阿里高中的校长亲自接待我们,和善热情,不辞辛苦为我们联系安排指导老师,解决食宿问题,让我感受到了前辈的关爱和家的温暖;本次的带队老师庞老师也常常嘘寒问暖,在生活上和教学上细致入微的关心我们。虽然条件艰苦,但有这么多前辈的关心和爱护,我觉得我们是最幸福的实习生。
报道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就忙碌了起来,因为全校美术教师只有五位,对于1400余名学生来说显得有些单薄。我被分配到高一年级组,负责整个年级10个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因为区内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去了内地班学习,所以留在本校念书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针对各班学情的不同,我对每个班级的学习任务做出一些调整。动手能力强的班级,我尽量多的上一些实践课程;基础薄弱的班级,我尽量多加入鉴赏课程,就这样每个班级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进步。他们的眼睛里有光,有对知识的渴望,有走出大山的理想。

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阿里地区,学生回乡不便,周末也是分年级外出。大部分学生从开学到寒暑假都只能吃学校食堂的饭,日复一日的食堂就餐,学生多少会有些厌烦。记得是上周晚的高三专业课上,我正在批改白天画完的作业,有位同学拉着我的衣角,怯生生的说“杨老师,我最近进步很大,明天早上可以给我带一个教工食堂的包子吗?”我当时愣了几秒钟,待平复心情后,我让这位同学先回到座位。而后我大声的告诉班级里的所有同学:“明天早饭全班加餐,我请大家吃包子!”顿时,整个班级雀跃了起来。课后我联系教工食堂订购了40余个明早的肉包子。第二天因为有早课,我委托年级组的何老师带给了孩子们,何老师告诉我孩子们吃的可香了。想到孩子们吃着包子的笑脸,我的心也觉得暖暖的。我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老师,我能做的只有请一个班级的孩子吃一顿包子。如果我想帮助更多的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孩子,我就要更加努力,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更广阔的天地展翅翱翔。

周末的生活也是多彩的,由于初次进藏,我对藏族美术和西藏文化遗产充满兴趣,我有时会在画室陪伴孩子们练习,有时会背着我的画夹去拉萨的一些著名人文景点写生。高原的秋天虽然氧气稀薄,但独特的高原风光是这样的美好,阳光下秋叶的静美,远处雪山的巍峨;郊外的青稞田成熟收割,这是收获的季节,我也在心中许下小小的愿望,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再次结缘高原的美术教育事业。
撰稿人:苏金龙(马克思主义学院42017073)、丁真多吉(历史文化学院42003083)、杨鹏鑫(美术学院41823008)
带队老师:庞玮(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