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很荣幸有机会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本届实习生的指导教师,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三个月来的教育实习工作。
2021年九月,在刘科老师带领下,陕西师范大学师生一行11人到我校开展教育教学实习,实习生们个个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从他们对学生的热爱上,我们能看到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我也荣幸的成为了历史文化学院郭晓冲同学的指导教师。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承接这个任务了。
三个月里我深深感受到以小郭老师为代表的在座的各位优秀毕业生们勤奋、谦虚、好学、用心、向上的“精、气、神”。昂扬的青春活力也让我们教研组全体老师们的深受感染,想到自己年轻时的风采。从那时起我就想,把指导实习教师的机会变成我们历史教研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让我们教研组所有老师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实习生跟我们学的是经验,我们跟年轻人学的是青春活力和新的理念思想,正所谓“敩学相长”。全组老师们也都表示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与她们帮助。
实习之初,我和小郭老师一起制定了实习计划:
第一周见习听课。给师范生上示范课,我们教研组备课格外用心,处处思考如何让实习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每堂课都突出一个重点教学方法,让实习生去体会学习,组织课堂教学。
第二周开始讲课。在常规教学要求上,尤其重视备课和上课的环节。让小郭老师提前备出教学详案,再进行多次修改,指导她如何用好《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上课前要经过我和年级集备组长两人的提前审批,指导修改完善后才可上讲台。课后及时交流,要求撰写教学反思,反馈学生听课效果,指出不足提出合理建议。
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我们教研组把指导工作贯彻到了实习教师工作的所有过程中,手把手的教。实习生讲课,我们就随班听课,从不把任何一项工作完全甩给实习生。如果实习生课上的有缺陷就在下一堂课给他们上示范课,弥补知识性的疏漏,示范如何达到教学要求。此外,还鼓励小郭老师参与学校的展示课听课,让她拓宽视野,见到更多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三个月来小郭老师参加青岛市教研活动3次,市北区教研活动3次,校内教学研讨随时随地进行,上周还参加了青岛实验初中的校级教学交流活动。集我们全教研组之力,成功把小郭老师带进了青岛的中学历史教学这片广阔天地。
小郭老师在大学里一定是个好学生,因为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她身上我们还看到了青岛人的随和和老陕们的质朴。她非常遵守实习制度,主动自觉地帮忙打扫办公室卫生,和我们组的老师们合作相处都非常愉快,小郭老师的到来使学生们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带给我们教研组朝气和活力,她自己也快速成长着。
记得第一次正式讲课前,在教室门口,小郭老师还面似平静,声音却颤颤抖抖的说:“王老师我怎么觉得腿有点软,要不明天再上吧,我再准备准备?”到这几天,已经能充满自信的站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且能较从容的应对学生提出的教学预设之外,临时生成的问题,也能比较合理的管理学生,处理班级突发事件了。可见三个月的教学实习,小郭老师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想,其他10位实习教师和你们的指导教师也一定在青岛五十三中的实习生活中经历了很多难忘的日子,收获良多。作为一个教龄26年的中年教师我感到很欣慰,三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也期待年轻人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在这里我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对我本人的培养。1995年,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敬业修德的校风,拥书自雄的学风,是师大给送我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每每想到在师大求学的日子,老先生们的音容笑貌,老先生们的学问风骨,好像就在眼前。史念海、赵吉惠、赵文润、曹培森、贺必勤这些教过我的大师级老先生们已经离我们远去。赵世超老校长当时还是在一线教学普通老师,当时他给我们班开设的是《先秦思想史》和《古代史文选》两门课程,而今已退休多年;当时如日中天的的萧正洪、陈学凯、曹维安、赵克礼、杜海滨等先生们今天也早就不在教学一线了;历史系当时的年轻人于赓哲老师刚刚毕业留校,担任我们班的辅导员,如今的他已是《百家讲坛》的常客,新一代的大咖。这让我记起,曾教授过我《考古学》的臧振老师解读过《易经》中的一句话:“曾几何时,仰望苍天,乾在上,坤在下,天地不交。那么,现世是哪一爻呢?是初六?还是上九?”我想说的是在座的各位即将结束学业踏上另一段人生的学弟学妹们,陕师大是一个大师云集也能培养出新的大师的地方。作为师大学子,我们理应不忘初心,以我们的作为为师大添彩!衷心祝福11位学弟学妹们圆满完成学业,将来工作顺利!祝愿我们的母校陕西师大和你们曾经生活学习过的青岛五十三中越来越好!希望陕西师范大学每年都能多向青岛五十三中输送优秀毕业生,两校强强联手,共创美好明天!
青岛五十三中历史组 王济鹏
202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