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尺讲台,师生情深,传道授业解惑,桃李满天下,吾辈心之所向。
万支红烛,家国意浓,学以致用报国,西部缀星光,教师梦之所归。
师大手写录取通知书,散发着淡淡墨香,载着“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轻轻地飘到我的手中。这一刻,通往崇高理想——教师事业之门缓缓开启,2018年的盛夏,如我所愿,我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陕师大,悠悠雁塔中,饱含莘莘学子情,。而2021年的盛夏,我进入了邯郸一中,开始了近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切身体会到了高中教学生活,对自身的身份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从原来的学生转变为未来教师。
青年时期的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惶恐不安,在选择自己为之奋斗与奉献一生的事业时,也曾不知所措。而这份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自信,来自于努力拼搏后的笃定信念,来自于耳濡目染时的追求卓越。殊不知,良师已将教师的种子悄然播种于我的心间,在不经意间开出绚丽的花,来时之路,难以忘却。
在实习的三月中,我在邯郸一中遇到了许多优秀教师,他们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技巧、管理班级办法、与学生沟通方式倾囊相授,为我解答了许多教学及班级管理上的疑惑。在这一过程中,我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得以不断提高,为明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我遇到了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管理能力出众的教育指导老师,张老师。初见他,热情积极,为人和善,与学生能够打成一片。张老师不是拘泥于严酷教学管理的人,反而他充满着对学生的关爱及人文关怀。他时常与我探讨,如何管理学生,他提到,对于学生的管理,不应该只是说教,相反,要放低姿态去观察和理解学生,倾听和尊重学生的想法。高中生正处于叛逆期,春风沐云般的教化比说教更能起作用。
我的教学指导教师是高一年级组的英语组长,她对自己的教学充满激情,在她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她对教学的赤城热情与经验颇丰。在我每次讲完课之余,师傅都会进行谆谆教导,赞扬这节课活动设计及讲课的优点,并一针见血地提出我的不足之处,耐心地提出教导。通过与师傅进行倾心交谈,我逐渐明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反思如何加以改进与提高。由于大学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较多,缺乏相应真实的教学环境,从而忽略了“如何备学生”这一方面,名师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的诗中这样写道。恩师的榜样力量,激励着我不忘初心,使我坚定了“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我们这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当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在教育方面,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增长作为未来教师的品行与才干,争做堪当祖国教育大任的新时代教师。
师大人星星之火,已经成为燎原之势。来自不同地区热血青年,在师大学习,心怀理想,并为教师事业而奋斗,从而促进“西部红烛精神”薪火相传。师大人正走上神圣的教室殿堂,在全国各地,散发着他们的光与热,争做“四有好老师”,力做“四个引路人”,尽自己所能,渲染出中国教育的点点星光。
不忘来时路,红烛之路;记得梦归处,教育之梦。
外国语学院 4180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