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未踏入教师这一行业时,作为一个学生的视角,我看到的是他们在讲台上激情澎湃,神采飞扬,绘声绘色地讲授着崭新的知识点,将新世界的大门为我们打开。而如今,在两个多月的实习中,我观察到了基层教师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地备课,尽心尽力地进行着错题辅导。学生们的成绩只要能提高哪怕一分,他们数万分钟的努力也有了意义。常言道“医者父母心”,师者何尝又不是“父母心”呢?放弃了生活中的享乐,一切围着学生转,这种无私的奉献,世间除了父母,唯有教师。这份情怀,从古至今,一脉相承,远如伯牛之疾与颜渊之死,近若西南联大的爱国师生,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传承至今,仍未断绝,我想也正是因为有着无数师生情造就的。泱泱华夏五千年,无论盛世与乱世,总有人燃烧着自己,一盏蜡烛光芒虽微弱,但若能将世间的火种点亮,火光冲天,便能胜过天际万丈波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烛渔之火,也敢与日月争辉!

于我而言,教育本质是一种传承,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以一颗心灵去感召另一颗心灵,以一个生命去点燃另一个生命。如欲做好传承这一工作,要做到在一望无际的沙海中,能透过海市蜃楼,看到绿洲中萌芽的白杨枝条;在寒风刺骨的冰原上,能于漫天风雪下,嗅到一丝寒梅的暗香。要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它去找寻不同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扬其长补其短,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传承下去,使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纵有风雨也无阻,行于霜雪仍无妨,惊雷滚滚而无惧,手中火种要保护好,如普罗米修斯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苟任道以练要,长顑颔亦何伤,这便是基层教师的真实写照。“卯时鸡鸣起备案,子时窗前烛影深。十年匠心勤耕耘,回首桃李满故园。”这是我高中懵懂时期写给恩师的祝语,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提高教学技能与素养,以真诚之心对待每位学生,陪护雏鹰得展骥,酿取百花皆成蜜。于华发苍苍之时,赏桃李满园之景,想必也是拥有满满的成就感罢!
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实习生 欧阳瑭(公师2024届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