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感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实习感想 > 正文

荷香如歌,书声如波

发布日期:2016-11-14    作者:梅韵哲     来源:     点击:

清新自然,韵律灵活的现代白话新诗;精炼绝妙,跌宕起伏的古代记叙散文;力透人心,发人深思的写人记事散文;视角独特,超越时代的新闻报告文学。这些我们于必修一学习的文章仍萦绕耳畔时,必修二已迫不及待地开启了新篇章。

2016年11月10日,当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梁存雪同学再次登上高一4班的讲台时,我们看到的是经历了学习与磨练之后的自信与从容。

一组组由梁老师精心准备的图片展示之后,学生们大脑中的记忆也随之跳动起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于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我们平日所看到的荷花,那夜晚的荷塘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在梁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翻开了课本,想要一览这月色下的荷塘。

在向大家介绍了作者朱自清之后,梁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范读的录音,并要求学生从中标注出描写荷塘与月色的段落。当优美清新的文字与娓娓动听的朗读相奏唱时,学生们也沉浸其中,并很快完成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将目光停留在了4、5、6自然段。

之后梁老师根据景物,特点,修辞这三个方面带着学生游览了月色下的荷塘。当要求学生从中找出荷塘中的景物时,学生都积极踊跃地说出了自己找到的答案,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着他们从中找出了这些景物的特点以及作者描写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在梁老师的精心讲解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之下,月色下的荷塘已如一幅油彩画般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那荷塘上的月色又是怎样的呢”,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又将目光锁定在了第5自然段,这一节里,梁老师主要从炼字的角度分析了作者语言的妙处,“泻”“浮”“洗”“画”……这些动词在梁老师的分析下,荷塘上的月色也更显精致动人。举一反三,联系所学才能学有所用,在赏析完这些动词之后,梁老师又从炼字的方法上为同学们做了概括总结。

很快,这堂课就在淡淡的荷香与朗朗的书声中度过了,我们可以看出梁老师在这堂课背后所付出的精心准备,也相信,这堂课会让她收获更多。

上一篇:你是人间十月

下一篇:我们班的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