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感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实习感想 > 正文

用心做老师

发布日期:2012-10-17    作者:化学化工学院 李小林     来源:     点击:

带队老师:孙辉 实习小组:秦安县第一中学

实习的时间已经过去超过三分之一了,从刚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现在听到的最多的是实习过程如何如何痛苦。似乎我们的实习生活充满了委屈和各种不方便,起初是抱怨生活条件何等艰苦,现在又是抱怨教师生活的无聊,学生的难管理。为什么呢,按说三年之前,报师范学校志愿的时候,在那张协议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做好准备,去迎接今年的实习生涯。我们人生的这二十几年,接触最多的社会角色恐怕就是老师了,我们应该对老师的常用的教学手法和管理班级的手法熟悉,但我很想不明白为什么。

十几年的学生生涯,让我明白,学生们愿意和什么样的老师交心,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所以,在实习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用怎样的定位和班上的学生相处。

我由于某些个人的原因,比同期的同学来的一个礼拜,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我和我的学生们的相处。当我九月二号晚上再教室和班上的同学见面之后,看到他们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我没有什么优越感,我脑子里显现的是当年我的影子。曾几何时,我也是和他们一样,坐在陌生的高中教室里,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岁月的磨砺,让这些曾经在教室里和他们一样憧憬着未来的我们已经站在了讲台成为了别人的梦想的引路人。

初为人师,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紧张和激动。在指导班主任把我领进教室之前,我还是隐隐感到了些许紧张,但是讲台让我彻底打消了这种想法。之前曾在文章上看到说新老师在第一节课上不妨把自己的名字大大方方地写在黑板上,这样首先能增进和班上同学的距离。而我历来是个不喜欢老师在讲台上趾高气昂地指挥别人的人,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上首先是不把自己看的太重。我一直很坚定地认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为何不以朋友角度去和他们一起去建设班级呢?

事实证明,当你用心和班上的同学交流时,他们不仅会很配合你,而且大家都相互尊重,班级的建设也会走上一个更加合理和健康的轨道。在十六七岁的年纪,中学生首先在自己的心理上有了一定自己的想法,就如卡耐基说的,他们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不仅仅是他们,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有点,都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从他们这个年纪过来的我们为何就不能给他们以尊重呢?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老师要想得到学生打心眼里的尊敬,那么他首先就得给自己的学生足够的尊重。现在的学生不是不懂事,他们欠缺的是足够的尊重。当一个老师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时候,那么他离一个有优秀班主任的目标就不远了。

传统的观念是“班级管理”,我觉得在现代新课改的背景下,这一命题应该改变一下,班级建设比班级管理更适合新课标的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革的不仅是课堂的授课方法,更重要的方面是要改革师生之间维系了几千年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的关系。新时期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向平等与合作转变。大家都知道这一要求,但是在日常的班级生活中,班级依然是依靠班主任来管理,而不是师生一起合作建设班级。我想,现在不应该再和学生保持那种很远的距离,这样既不方便班主任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变化,也不能和学生达成共同建设班级的共识。

政治课,历来是学生们最诟病的一门课,在我的学生时代几乎没人说自己对政治课有兴趣。这主要是源自传统政治老师在课堂上的传统讲法,使得大家对政治课达成这样的共识,政治课就是睡觉课。所以,我试图寻求一条使政治课像历史课那样充满乐趣的路子。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给两个班上过六节政治课了,从上课的过程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这两个班中已经有一个班上的同学开始接受了我的这种方法,这从每次他们上课铃响时喊“老师好”时就可见一斑,课堂上和这个班上的同学的互动也是充满乐趣。这样的结果是每次我给这个班上课我总是充满了激情,虽然每次下来嗓子都累得够呛,但我很享受这种感觉。至于另一个班,我不知道是我的激情是在上个班已经减退还是那个班的学生反应有些不是很积极,我一直很纠结这个问题。我试图让每个班的同学都认同自己的教法,但是,经过事实的检验,我几乎不可能做到这点。而我在私下的调查发现,其他的科任老师对这个班的评价也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是不死心,仍然想改变他们课堂上的迟钝状态,我知道这很困难,但是我还是愿意顶着困难试试。

做老师,要用心。上课要用心,班级建设更要用心。我很乐意去帮助我的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所以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给了我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的班上到现在也还没学生很捣蛋,相比其他班级,我很庆幸我和我的学生的关系很好,也很确信自己的方法很受他们的欢迎。

对于已经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师来说,让他们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同学们以朋友的关系相处会很困难,但是对于我们刚接触教育的年轻教师来说这不仅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对我们来说这更应该是一种全新的的态度。

我始终相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也更相信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对待自己的学生,用心,就是对自己的肯定。

上一篇:教师初体验

下一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