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感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实习感想 > 正文

淳化中学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

发布日期:2011-11-22    作者:金志忠     来源:     点击:

2011年11月8日—11日,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淳化中学举行了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结合全校生物考试情况,本文重点以本人所带6个班级【高一(1)、(2)、(3)、(4)、(5)、(6)班,其中(1)、(2)为火箭班】为例,对本次考试做简要分析,以便在以后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侧重点。

淳化中学2011级共18个班,其中1、2班为火箭班,其余16个班为平行班,本次期中考试总体情况如下表:

班级

总人数

及格人数

未及格人数

最高分

平均分

备注

1

56

36

20

90

65

2

56

41

15

90

66.3

3

64

9

55

73

43.5

4

65

8

57

68

46.5

5

64

5

59

67

40.4

6

65

6

59

62

41.9

7

64

0

64

53

29

8

64

1

63

60

31.9

9

63

1

62

60

31

10

64

1

63

64

32

11

64

0

64

53

31.1

12

63

0

63

50

31.3

13

62

1

61

75

30.6

14

64

2

62

66

33.2

15

65

1

64

69

31.1

16

65

0

65

54

29.2

17

66

0

66

57

32.1

18

62

0

62

51

30.5

我所带班级最高分90分,平行班(3、4、5、6班)共及格28人,相比其他班及格人数明显多,但是没有高分,仔细研究了各位同学试卷发现,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课堂上重点强调的内容没有记住,导致考试时候简单题失分严重。尤其是两个火箭选择题越简单错误越多。下面就试卷中几道典型考题来一一分析总结:

第一道分析题:

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叙述正确的是(B )

A.H、O、N、P、Fe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B.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C.微量元素Mg在细胞内虽然含量少但必不可少

D.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考点定位]: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堂重点笔记]:组成细胞的元素(或化合物)中:

1、最基本元素:C

2、基本元素:C、H、O、N

3、主要元素:C、H、P、O、N、P、S

4、大量元素:C、H、P、O、N、P、S、K、Ca、Mg等

5、微量元素:Fe、Cu、Zn、B、Mn、Mo等

6、含量最多元素:干重时是C;鲜重时是O

7、含量最多化合物:水

8、含量最多有机化合物:蛋白质

9、干重状态时含量最多化合物:蛋白质

[考情分析]:本题是一道很简单的题,主要考察组成细胞的元素,但是考试下来各班错误人数却不少,具体情况见下表:

班级

总人数

错误人数

备注

1

56

28

火箭班

2

56

21

火箭班

3

61

12

普通班

4

65

21

普通班

5

64

20

普通班

6

65

17

普通班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火箭班同学错误率反而比普通班学生还高,讲题过程中我试着问火箭班同学为什么会错,绝大部分同学认为组成细胞元素这部分很简单,复习时没有认真看。

[总结经验]生物科学属于识记相对多的学科,无论是火箭班还是普通班,应该强调记忆,学生只有记住相应知识点才能去运用,同时从该题考试结果也发现并不是只有火箭班学生才能学好,只要教师用心、学生勤奋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很多知识。

第二道分析题:

13、20种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8,在形成该链状蛋白质时脱去水的总分子质量为1548。那么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B )

A.四条 B.六条 C.八条 D.两条

[考点定位]: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蛋白质相关计算

[课堂重点笔记]:

1.链状蛋白形成过程相关计算:

①氨基酸个数=肽键个数(脱水分子数)+肽链条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X氨基酸

个数—18X脱水分子数(肽键个数)

2.环状蛋白形成过程相关计算

①氨基酸个数=肽键个数=脱水分子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X氨基酸

个数—18X脱水分子数(肽键个数)

[考情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蛋白质的相关计算,属于理解和运用的考点,学生只有记住课堂笔记、真确理解有关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才能真确作答,各班错误情况如下:

班级

总人数

错误人数

备注

1

56

火箭班

2

56

4

火箭班

3

61

19

普通班

4

65

23

普通班

5

64

23

普通班

6

65

25

普通班

[总结经验]:生物的知识内容是介于理科与文科之间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并记忆了相关知识点后,还要学会理科性的运用,这道题就是典型的文理结合,理解概念的同时还要用数学以及化学知识进行计算,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他们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理解性学习。

第三道分析题:

16、下列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

A.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C.颤藻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在分裂期

D.酵母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出现在分裂期

[考点定位]: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

[课堂重点笔记]:

1.染色质是真核细胞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真核细胞中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分裂间期叫染色质;分裂期叫染色体)

3.注意:对于原核细胞(蓝藻、颤藻、大肠杆菌、念珠藻等)没有染色体和染色质这一说法。

[考情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的考点,学生只有记住课堂笔记、理解染色体和染色质存在部位才能真确作答,各班错误情况如下:

班级

总人数

错误人数

备注

1

56

6

火箭班

2

56

1

火箭班

3

61

18

普通班

4

65

15

普通班

5

64

16

普通班

6

65

11

普通班

[总结经验]辨别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是学生学习中需要培养的能力,不仅仅是是非的辨别,学习中同样需要。比如辨别题型,分析知识点等,这道题就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的辨析,通过这次测试让我明白,形象教学对学生理解知识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教师应该在这一方面下点功夫,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道分析题:

23、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 D)

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D.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考点定位]: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堂重点笔记]: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的实例:

①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

②细胞融合

③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④变形虫变形运动

⑤草履虫摄食形成食物泡

⑥精细胞形成精子

⑦白细胞吞噬病菌

⑧胞饮、胞吞、胞吐

[考情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与生物膜流动性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和理解综合的考点,学生只有记住课堂笔记、准确掌握哪些生理过程体现生物膜流动性才能真确作答,各班错误情况如下:

班级

总人数

错误人数

备注

1

56

42

火箭班

2

56

30

火箭班

3

61

52

普通班

4

65

52

普通班

5

64

48

普通班

6

65

54

普通班

[总结经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这就是我反思了教学过程中,是否自己能很好给学生做好知识的总结以及前后联系这个方面,平时在几章内容结束后可适当的进行综合题型练习,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综合性问题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第五道分析题:

35、(本小题满分8分)下图表示某种物质分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③的物质名称分别是:

①_载体蛋白_,

②___ATP

③_ADP+Pi_ _,

(2)图示物质运输的方式是___主动运输__,判断的依据是:

①______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__;

②___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需要能量

(3)如果该细胞是人红细胞,则甘油、K+、苯、葡萄糖四者中,不可能是④物质的是_甘油、苯、葡萄糖_。

(4)图中物质①可以运送物质④,但是对于其他物质它并不能运送,这说明物质①具有__专一特性。

[考点定位]: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课堂重点笔记]:

1.主动运输:

①定义: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②图示:

注解:图中红色圆圈代表载体蛋白;

能量主要指ATP ADP+Pi+能量

③影响因素:载体蛋白、能量(氧气、温度等)

④判断依据(特点):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⑤实例: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各种无机盐(Na+、K+、Ca+、Mg+、H+等)

注意:a、载体蛋白具有饱和性、专一性、竞争抑制性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总结经验]生物学习中,图文结合的题目是比较普遍的,而且图文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知识点运用能力的更好的测试,这道题的解答给我告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是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全面,这就导致在问题分析上出现困难,不能将理论(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很好的运用于实际(题目中的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更多的要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特的解题思维。

这次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难度适宜,没有难题、偏题和怪题出现,对学生认真仔细审题、科学准确表达、严密灵活思考要求较高,是一份能够考查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好试卷。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审题不细心,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导致出现一些不应该的丢分。今后的学习中应该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学习,从基础抓起。生物知识很多都需要记忆,所以首先需要记住基础知识才能运用,在记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次测试不仅仅是对学生半学期以来生物学习的一次考察,也是对自己三个月来教学实习的一次考察,这次测试让我学到了许多,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反思,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新教师的种种不足,也深刻体会到在大学学习的教育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起来是如此难,所以我必须在今后的每次教学中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断去探索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方法,用创新的理念去对待教学,用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为每个学生传授真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