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感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实习感想 > 正文

简析“抄教材”与“抄他人”

发布日期:2011-10-12    作者:张蓓     来源:关山中学实习小组     点击:

近日,我见一同学在抄邻桌作业,便走过去说了一句:“这些题的答案在教材中都可以找得到,为何不自己动手找呢?”该同学听后,义正言辞地回答道:“抄他人是抄,抄教材也是抄,为什么还要费力在书中找呢?”听后,我顿时无语。课后我反复琢磨,还是有几句话想对该学生说。

首先,“抄教材”与“抄他人”相比多了一个步骤——“找”。而“找”的过程恰恰是思考与理解的过程,再加上生物学科偏文的特点,自己亲自找更有利于记忆,即使记不住,至少会有些印象。

其次,自己当通过的努力找出答案时,会体验到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而且也不用厚着脸皮去“拾人牙慧”,同时还保全了自尊心。

最后,在书写答案的过程中会有一个自己的思路在里面,即使最后答案“同归”,但过程可能“殊途”,这便又是一点收获。如此日积月累,进步必然会有的。鉴于以上种种理由,如果非要选择“抄”字打头,那还是舍“他人”取“教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