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习动态 > 新闻速递 > 正文

【教师节专题】红烛铸魂,微以致远:以红烛之光照亮教育路,以微小坚守成就育人志

发布日期:2025-09-11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场以“红烛铸魂,微以致远”为主题的思想交流活动在华中师范大学长寿学校启幕。此次活动聚焦师范实习生职业成长与教育精神传承,搭建起优秀校友与青年学子的对话桥梁。活动伊始,实习生组长在致辞中提到:“与深耕一线的优秀校友面对面交流,倾听她们的教育初心与实践心得,即是对“西部红烛精神”的具象化学习,更是为我们即将开启的教育生涯锚定方向、积蓄力量的关键契机。

甘当红烛照前路,勇担使命育新人

陕西师范大学校友田桂瑜老师以 “从师大讲堂到长寿课堂:我的教育初心之路” 为题,深度阐释了“西部红烛精神”的时代内涵及自己从师范学子到一线教师的成长蜕变。她表示“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这十六字箴言,即是陕师大百余年办学历史的精神凝练,更是新时代西部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坐标。

西部红烛精神”从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一代代教育人用行动书写的实践准则——它藏在每一次精心打磨、反复修改的教案里,融在答疑时耐心讲解的话语中,体现在对学生的每一句真诚期许上。

谈及在陕师大的求学时光,田老师坦言,“西部红烛两代师表” 的精神基因早已通过一堂堂课程、一次次实践,深深镌刻在她的心中。” 她向实习生提出期许:要主动走出“象牙塔”,深入西部教育一线,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教育需求紧密结合,在扎根基层、培育桃李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课堂磨砺中践行教育初心

“第一堂课的“滑铁卢””让我明白了“教学相长”的含义,朱小琴老师以初登讲台的真实案例为实习生分享了课堂实践中的成长与反思。“第一堂课的效果并不理想,当天便进行了复盘调整,下午以全新思路授课时,课堂反响有了明显改善。” 这一经历让朱小琴老师总结出核心教学经验,“备课不止要‘备内容’,更要‘备学生’—— 要预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点,提前设计应对方案,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课堂才能张弛有度,精准高效。

同时,朱老师结合AI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提出“科技赋能但不替代教师”的观点:在讲授先秦歌谣时,她借助 AI 生成小组探究任务框架,但具体的任务细节、互动形式及评价标准都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亲自打磨。” AI 可以提供教学素材的‘脚手架’,但无法替代教师对教育规律的理解、对学生成长的洞察。

朱小琴老师特别强调“教师专业底气”的重要性:站上讲台的自信,源于对每一个知识点的“通透式掌握”,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关注。这正是‘厚德、积学、励志、敦行’在课堂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朱老师的话引发了在场实习生的强烈共鸣。她接着说:“作为师大人,我们更要传承‘西部红烛’精神:不必追求轰轰烈烈的成就,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教学小事,以真心培育真心。烛光虽微,却能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以教育初心诠释红烛担当

在互动环节,一名实习生提出的疑问引发共鸣:“为何选择留在长寿华师,而不是教育资源更优渥的重庆主城区学校呢?”田桂瑜老师从三个维度——“精神契合”、“使命担当”、“价值实现”,给出了包含教育情怀的回答。

一是精神契合的价值归属感。“陕师大‘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与长寿华师‘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校训在价值追求上高度契合,都强调品德修养与实践能力的统一。在这里工作,我能真切感受到母校教育理念的延续,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让我格外安心。”

二是教育公平的使命责任感。“教育的本质是普惠,主城区的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但区县的孩子同样渴望优质教育、需要良师引导。长寿是重庆发展的重要板块,学生眼里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让我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我希望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他们拓宽视野,让他们有能力有机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是专业成长的实践获得感。她表示,基层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全方位成长的土壤。“在基层,教师往往需要身兼教学、班级管理等多项工作,这种多维度的锻炼能让我们快速提升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能最直接地见证教育的力量 —— 看到学生从懵懂到明晰的进步,感受到家长托付孩子时的信任与期待,这种成就感和价值感,是任何物质条件都无法替代的。”

微光汇聚成教育星河

整场活动历时近一个小时。两位老师的分享既蕴含“教育报国”的宏大叙事,又充满“课堂细节”的微观洞察。她们的经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教育家精神既蕴含在 “扎根西部、教育报国” 的家国情怀中,也体现在 “备好学生每一堂课、关注学生每一点成长” 的细微坚守里。

活动落幕时,实习生们纷纷表示,将以两位老师为榜样,将“西部红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接下来的实习与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夯实学科基础、积累教学实践做起,努力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教师,让红烛之光在新时代的教育沃土上永续传承,用微小的坚守书写无愧与时代的育人答卷。

实习带队教师:杨金侠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