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习动态 > 新闻速递 > 正文

于实践中砥砺师者初心 在细微处涵养教育情怀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师范生实习首周纪实

发布日期:2025-09-15    作者:     来源:     点击:

金秋九月,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校园内书声琅琅,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们怀揣教育热忱,开启了为期数月的教育实习生涯。首周实习虽短暂,却成为这群“准教师”从“学习者”到“践行者”转变的关键起点——他们深度融入校园日常,以晚课服务为 “责任课堂”,以午休管理为 “关怀课堂”,以教师节主题班会为 “育人课堂”,在教育实践的细微处触摸师者初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涵养教育情怀,为未来的教育征途埋下坚实伏笔。

晚课守灯:于课后延伸处践行教育责任

当夕阳为校园渡上金边,七十中的教学楼内却依旧灯火通明——晚课服务作为学校“课后教育”的重要延伸,成为实习生们首周最深刻的实践体验。对于他们而言,晚课绝非 “看管纪律” 的简单任务,而是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实践教学辅导能力的 “一线课堂”。

课间巡视时,实习生们会放慢脚步,观察学生自习时的专注度与困惑点;遇到学生举手提问,他们便俯身驻足,用自己所学所知,引导学生梳理思路 —— 历史专业实习生孟和晶的经历颇具代表性:“第一次有学生主动问我‘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学生已学的知识点切入,一步步引导他自己总结。当他眼里闪过‘原来如此’的光亮时,我突然明白:教师的价值不仅在于‘教会’,更在于‘唤醒’。这种“被需要”的体验,让实习生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责任不止于课堂45分钟的只是传递,更在于课后无数个“60分钟”的坚守和陪伴。

午休护苗:于细微关怀中涵养教育温度

午休时光,是校园一天中难得的静谧时刻,却也是实习生们学习 “育人细节” 的重要场景。如何平衡 “秩序管理” 与 “人文关怀”,让学生既能得到充分休息、又能确保安全与秩序,成为他们首周实习的 “必修课”。

实习生们跟随指导老师,参与到午休管理工作中。他们提醒学生安静休息,营造适宜的午休环境;他们会细心关注个别情绪不佳或难以入睡的学生,进行简单的沟通和安抚;他们也会处理一些突发的小状况,锻炼着临场应变的能力。午休管理看似琐碎,却极大地培养了实习生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它让实习生们认识到,教育存在于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教师的关怀应如阳光般洒落在学生日常的每一个角落,包括这静谧的午休一小时。这种细微处的体验,正是涵养师范生教育情怀不可或缺的一环。

班会传情:于主题实践中探索育人路径

实习首周恰逢第 41 个教师节,“感恩教师节” 主题班会成为实习生们检验专业能力、实践育人理念的 “实战舞台”。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他们全程参与班会策划、筹备与实施,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融为一体,打造出一堂堂有温度、有深度的德育课。

从构思班会流程、搜集感恩素材、制作精美课件,到设计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发言、营造温馨氛围,实习生们全力以赴,将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于实践。他们引导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的感人瞬间,分享名人事迹感悟师恩伟大,组织学生制作手工贺卡、书写祝福短语,用真诚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感激。

“感恩教师节”主题班会的成功开展,不仅让实习生们学会了 “如何设计一堂有意义的班会课”,更让他们理解了 “德育不是说教,而是在具体情境中引发情感共鸣” 的育人逻辑。

首周实习落幕,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的师范生们收获的不仅是 “管理经验”“教学技巧”,更是对 “教师角色” 的深度认知 —— 他们从晚课服务中读懂 “责任”,从午休管理中体会 “关怀”,从主题班会中探索 “育人”,在教育实践的细微处完成了一次 “精神成长”。正如一名实习生在总结中所说:“以前总觉得‘好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现在才明白,好老师更要有一颗愿意走进学生、陪伴学生的初心。”未来,这些 “准教师” 将带着首周实习的感悟与收获,继续在课堂观察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师生互动中成长,努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实践能力,为将来投身祖国基础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