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从“理论殿堂”走向“实践田野”的关键跃迁。2025年实习季,陕西师范大学选派的实习生团队进入库尔勒市第四中学,以 “专业讲座拓视野、技能竞赛炼本领、座谈交流聚力量” 为成长路径,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完成从 “准教师” 到 “实践型教师” 的初步蜕变。
讲座领航:以经验赋能角色认知跃迁
从“学生”到“教师”,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责任担当的全方位重构。9月8日库尔勒市第四中学教务处钟主任以《‘初心’与脚步同行》为题,为陕师大全体实习生带来一场直击职业成长核心的专题讲座。不同于传统 “理论灌输”,钟主任以自身教育生涯的鲜活案例为脉络,拆解了教师职业的 “三重角色”:既是知识传递的 “教学者”,需精准把握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也是学生成长的 “陪伴者”,要关注个体差异与情感需求;更是教育实践的 “探索者”,需在教学中持续迭代方法、创新形式。
赛事砺技:以竞技推动教学能力进阶
“无声课堂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在没有学生互动的场景中,依然能通过教学设计展现对课堂节奏、重难点突破、学生反应的预判能力。9月8日,库尔勒市第四中学精心组织的“陕师大实习教师无声课堂大赛”,成为检验实习生教学技能的“实战考场”。
陕西师范大学实习生们以高度的积极性投入其中,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到课堂展示、课后研讨,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充分展现了师大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良好的教学潜力。
在比赛中,实习生们结合所授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互动式教学理念,部分教师通过自制教具使知识呈现更加清晰明了。
赛后,评委组从 “教学设计的逻辑性”“教学方法的适切性”“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三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既肯定了实习生们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的亮点,也精准指出了 “课堂互动设计可更具层次性”“重难点突破可更聚焦” 等改进方向。这场赛事不仅是 “技能比拼”,更构建了 “实践 - 反馈 - 改进” 的成长闭环,让实习生在竞技中看清优势、找准短板,为后续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精准指引。
座谈凝心:以交流构建协同成长生态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10日,库尔勒市第四中学组织召开了“长安育桃李·实习绽芳华——陕西师范大学实习生座谈会”。左校长、贺校长及全体实习生围坐一堂,打破 “上下级沟通” 的传统模式,构建起 “平等对话、双向赋能” 的交流氛围。
会上,左校长不仅肯定了实习生们 “主动参与课堂观察、积极承担课后辅导” 的认真态度,更以 “过来人” 的身份分享职业成长建议:“教育是‘慢’的艺术,既要保持对专业的敬畏心,也要有对学生的耐心,在每一次备课、每一次批改、每一次谈心的细节中积累经验、涵养情怀”。
实习生们也敞开心扉,分享实习中的收获与困惑:“如何平衡教学进度与个别学生的辅导需求?”“怎样设计班会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针对这些问题,校领导与随行带队老师一一解答,既有理论层面的方法指导,也有实践层面的案例参考。这场座谈会不仅让实习生在节日中感受到教育行业的温暖与认可,更搭建了 “学校 - 实习生 - 高校” 三方沟通的桥梁,形成了协同育人的合力,让实习生在 “被看见、被指导、被赋能” 中凝聚起持续成长的力量。
协同展望:以校校合作书写育人新篇
从讲座的 “认知赋能”,到赛事的 “技能锤炼”,再到座谈的 “成长聚力”,陕师大实习生在库尔勒市第四中学的首阶段实习,以 “多维度、立体化” 的培养模式,实现了 “以讲促学、以赛促练、以谈促思” 的预期目标。实习生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提升了教学与育人的综合能力;而库尔勒市第四中学也通过与师范院校的深度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实现了 “教学相长” 的双赢。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实习培养方案,不仅为实习生提供‘课堂实践’的平台,还将开放校本教研、德育活动、家校共育等更多场景,让他们全方位感受中学教育的完整生态。” 左校长表示。陕师大带队老师也承诺,将加强与学校的常态化沟通,及时跟进实习生成长动态,推动 “高校理论优势” 与 “中学实践优势” 的深度融合。
此次校校合作实习实践,不仅是一次简单的 “师范生培养”,更是新时代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将有更多兼具扎实理论素养、过硬实践能力、深厚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从这片实践沃土中成长起来,为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