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习动态 > 新闻速递 > 正文

“教研员说”专题分享会: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师范生培养

发布日期:2025-09-2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9月22日晚上21时,“教研员说”专题分享会如期在云端举行。本次报告由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主办、2022级公费师范生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习组承办,教务处副处长郭祥超、教学实践科科长薛滨瑞参加,带队教师王棣与实习生高晓旗共同主持,100余名教育实习同学积极参与。

开场致辞:强调教研指导对实习深化的意义

教学研究是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既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路径,也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引擎。它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科学指引,助力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探索更加科学、高效、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处于职业探索期的实习师范生而言,教学研究中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以及科学方法,更是缩短职业适应期、夯实专业基础的重要依托。

分享会伊始,郭祥超副处长指出:“资深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深化实习工作、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从教育理念规划到教研实践推进,教学研究对实习生快速成长,提升教学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聚焦师范生专业素养,明晰职业成长路径

广东资深教研员徐鹍老师,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围绕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开展系统分享。从以下五个维度——①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生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的新要求;②当前中小学教师岗位招聘核心评价标准;③教师职业发展的两条基本路径;④深圳中学生物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经验借鉴;⑤如何应对时代变革导致的教学挑战,为实习生们清晰梳理了职业成长所需的核心知识体系与能力突破方向。

基于多年教研实践积累,徐鹍教研员围绕“教师专业成长”这一核心议题,进一步深化分享内容。他以名师工作室在全国范围内教育的创新模式为例,指出,信息化时代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跨地域交流的可能——即便身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区域,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平台接入优质教研资源网络,打破地域对专业成长的限制。他列举多组内地基层教师案例:部分教师依托对教研的持续探索,通过跨区域同行合作、教学成果梳理与转化,发表高质量教研论文、开发特色教学案例,既为本地教育注入活力,也实现了个人专业影响力的提升。

互动交流:针对性解答师范生实践困惑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教学实践中的困惑踊跃提问,徐老师逐一给出针对性解答。物理学科实习生张静萱询问“实习期间如何提升教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徐老师建议从三个方向切入:一是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比较,梳理教学内容的逻辑差异与设计思路;二是实验教学创新,记录改进过程与效果反思;三是研究真题,分析命题趋势与教学衔接点,同时坚持 “教学反思随笔” 撰写,积累教研素材与论文选题。常元朝实习生提出“如何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徐老师建议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基础任务+拓展任务”分层布置作业,尝试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欧恕钊关注 “跨学科教学与核心学科课时分配的平衡”,他指出跨学科教学应聚焦 “实际问题解决”,如结合体育健康知识开展 “运动与营养” 跨学科主题教学,避免脱离学科核心目标的形式化整合,确保跨学科教学与核心学科课时的合理分配。

分享会尾声,主持人高晓旗对本次活动核心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向出席活动的领导与徐鹍教研员表达感谢,并呼吁实习师范生将此次分享的知识与方法融入后续实习实践,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与教研探索中主动应用、持续反思,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为未来投身基础教育事业积累实践经验。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习组

带队教师:王棣(体育学院)

撰稿:高晓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