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2019级公费师范生即将到来的教育实习工作,我校2019级公费师范生成都实习组在带队教师王棣的指导下展开新课标解读学习。为更好的践行新课标解读学习任务,自7月25日起各科便陆续展开线上学习讨论。
为检验各科的学习成果,2022年8月6日上午10点,化学组和物理、数学组一起参加了课标解读学习分享会,会议由物理学院刘莹组织展开。本次会议目的是促进化学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组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感想。
在本次会议中,化学组首先展示了课标学习计划安排,本次课标学习计划分别是:阅读相关公众号推文,化学组成员参与群内讨论,集体观看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编写组组长的课标讲解直播回放以及自行学习高中化学课标。

化学组课标学习安排
在8月4日上午10点,化学组组长组织化学组全体成员集体观看了王磊教授讲解的《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重点和主要变化》。王磊教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担任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化学教育》杂志副主编,2020年10月,担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2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磊教授对新课标的讲解是非常全面详细和通俗易懂的。通过观看讲解视频,化学组成员对化学新课标的重点和变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会议第二项由化学组组长对化学组成员的学习表现进行了展示和评价。会议最后化学组成员交流学习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的心得。
化学组成员学习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教师之间要学会互相学习和交流,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化学组成员无论是在平时的群内交流还是会议中的心得交流,都在积极回答,认真学习他人的心得,了解自身所看不到想不到的一些方面。

通过本次会议,化学组成员不仅学习了彼此对化学课标的心得体会,还了解了其他学科与化学学科的不同之处。
化学组成员参会学习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的心得:
李欣奕(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化学专业 成都实习队川师附中实习成员):阅读和理解课标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通过观看讲解视频和公众号推文,我知道了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和2011年版课标相比,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指导性更强,时代特征更明显。新课标不仅继承了我国课程改革成功经验,还特别重视借鉴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如大概念、社会性科学议题、跨学科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科学本质教育、系统思维、学习进阶等,这些都体现在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实施建议中。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应继续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努力将课标中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刘佳颖(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化学专业 成都实习队石室天府实习成员):在最近的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纲领性修订思想与原则,再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比了新旧课程标准的变化。课标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它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要求学生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未来我也会结合课标要求将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胡新锐(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化学专业 成都实习队川师附中实习成员):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主题式教学,要基于主题去整合教学内容,如将“元素”、“原子”、“分子”整合成“物质组成”这一主题,打破传统的根据教材先讲“分子”、“原子”后讲“元素”的顺序,引导学生建构宏观、微观视角,体会探索物质成分的学科思维方式。除此之外,新课标还积极倡导项目式学习,要求教育过程中呈现的不再是一个个知识点,而是一个个学习任务,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实施到总结评价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由此看来,新课标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邹禾媛(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化学专业 成都实习队石室天府实习成员):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理念围绕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构建大概念同龄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展开。化学课程是一门实验课程,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与课标设置的学生必做实验的积极作用,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大学阶段的化学学习乃至个人的科学素养与核心品质奠定基础。充分发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育人作用,为学生持续性的发展做好知识性的、技能性的准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融合大概念与社会热点,反映核心素养在各学习主题下的特质化要求。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应该贯彻教学始终,深化基于大概念的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的素质教育,创设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教学。
李依桐(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化学专业 成都实习队川师附中实习成员):在学习新课标之后我认识到,化学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途径。双减之下,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新课标正是为我们引领了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核心素养内涵,科学制定化学教学目标;全面理解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组织化学教学内容;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价值,积极开展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核心素养导向教学,有效促进学习方式转变;重视“教、学、评”一体化,实现课堂教学从掌握知识到发展素养的转变,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