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习动态 > 新闻速递 > 正文

齐心协力做准备 西部红烛放异彩

发布日期:2023-07-17    作者:     来源:     点击: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陕西师范大学2024届公费师范生即将走进实习学校,开启为期一学期教育实习,南昌实习小分队实习带队教师崔琳深知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她在思考,如何让17位南昌实习小分队的实习教师们成长为具有反思能力的准教师。

他们是否明白撰写反思对于教师素养形成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反思日志撰写质量又如何?是否体现描述型反思的娓娓道来、观念型反思的剖析与思辨,以及批判型反思的深度思考?实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公费师范生们养成常态化撰写反思日志的意识和习惯?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崔老师心间。

基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崔琳老师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以期实现“反思日志写起来,西部红烛放异彩”的教育实习效果。

第一步,多角度开展与实习相关的各类活动,这是反思日志撰写的内容基础。为此,崔老师带队的南昌实习小分队拟开展实习师生见面会,各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会,微格教学分享会,同课异构展示会,党员心得领学会,团员思想交流会等。

第二步,制度化夯实撰写反思日志的实习团队制度,让反思日志的撰写有据可依,标准明晰。

第三步,示范性引领分享优秀反思日志,在实习团队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准教师们稳步发展反思素养和能力,为逐步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进而成为“四有好老师”奠定基础。

以下分享一篇师生见面会后反思日志,通过日志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带队教师工作的认可,对实习口号的理解,对实习活动的憧憬,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对自我成长进步的渴望。

实习师生见面会反思日志

2023年7月11号晚上8点到10点,实习带队教师崔琳老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南昌实习学校师生见面会,因为大多数同学已经放假返家,所以,本次师生见面会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在见面会上,我看到了我们温柔贴心的崔老师,她非常的和蔼可亲,就目前和老师的接触而言,崔老师不仅有丰富的带队经验,而且非常关心我们每个人的需求,见面会的前一天就和我们每个人都提前通了电话,一对一了解我们的需求和问题,通过电话我就能感觉到崔老师很阳光乐观,总会给予同学们最热烈的赞扬,全身散发着正能量,我觉得这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一种精神状态,给今后的学生带去如此的精神感染。而且她陈述事件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令人信服。希望我们接下来可以在崔老师的带领下,慢慢成长转型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整个见面会内容非常充实,振奋人心,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崔老师对整体环节的把控,事无巨细的考量,实习报道时间的确定、学科专业知识的考察、言语间真诚的赞扬和鼓励等等,我受益颇多,所以写下这篇反思日志,希望能激励自己,更好地为之后的实习和就业做好准备。

实习见面会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实习学校的介绍。陈敏健和汪静雯两位同学主要从校园简介、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建设、教学成就等四个方面对南昌市新建二中和莲塘县二中这两所实习学校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崔老师又邀请毕业于新建二中的边婧同学和家住在莲塘县的王萱同学进行了一些补充,至此,两所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特色逐步清晰起来。

通过几位同学对实习学校的介绍,我不仅对这两所实习学校有了更深程度的了解,还学习到了介绍学校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展示技巧。接下来是师生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基于会前自主学习实习文件和各项实习规章制度,开始踊跃提问,表达自己对实习期间的困惑、疑问和好奇,崔老师则非常耐心地为我们一一解答,她借助以往的实习事例、根据自己的实习经验,以及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等,为我们答疑解惑,她的语言由浅入深,细致分析,以小见大,入情入理,让我们心悦诚服,对即将开始的实习信心满满。

最后,崔老师进行了实习见面会的总结发言,她给我们分享了自己制定的南昌实习小分队实习口号,一共是三句话,十二个字,即“安全第一,实习成长,满意签单”。这不仅体现了崔老师对我们的关爱,也是我们在未来实习生活中的指导原则,更是实习生们“最朴素”的愿望。关于我们团队的实习口号,我有以下的感悟和思考。

首先,安全第一。

作为实习教师的我们,本质上还是学习的学生,要注重自己的安全,做到凡事小心谨慎,安全第一。比如说搬行李这件事情,我们大部分人的家是在南昌市外,所以搬行李到实习学校的过程中就要考虑交通安全、行李安全、人身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可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简言之,老师希望我们在实习过程中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这遵循了生命安全观,体现了对可贵生命的尊重,尊重生命的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在我们实习的时候,生命中的每一刻值得我们珍惜,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生命观念,同时想到了我的高中生物老师在生物课堂上鼓励我们努力奋斗的那段话:“你们在成为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打败了成千上万的对手,就已经是很成功的了,只要你继续活着,继续努力下去,你就一直是赢家。”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很重要,这与崔老师在见面会上告诉我们安全第一是一个意思。我们要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用我们的手、眼、耳、鼻、舌去感受世间万般美好的事物。

其次,实习成长。

崔老师的“实习期其实现在就开始了”这句话令我印象最深刻,一下子击碎了我的暑假侥幸心理。崔老师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处于实习的预备阶段,也就是说,暑假期间即为“预实习期”,决不能放松学习,不能把自己看成小孩子,而应该逐步成熟稳重起来。要做到在实习中有所成长,我们必须秉承西部红烛精神,遇事勤快、积极,多想办法解决,在格物中致知,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四有好老师”。在这个暑假,我们就要对自己所将要实习的高中课程进行整体的备课和知识的梳理。可以通过写教学设计,然后在父母面前试讲,或者录制微课教学视频和老师、同学们交流等方式,来打磨自己的教学成果,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为实习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认为,实习成长既包括我们学科教学方面的成长,也包括我们教育思想理念方面的成长,还包括我们从学生向老师过渡的自我定位认知的改变与成长。从婴幼儿到老年的每个阶段,我们会遇到不同的烦恼与问题,都需要在解决问题或者与问题和解时不断成长,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的提升自己。不仅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是为了不断契合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在我们走向教育现代化道路的今天,成长才是硬道理,终身学习才是美美与共的必由之路。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实践自己的教师教育专业知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以学习为要务的课程目标,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同时,作为实习教师,我们都非常期待站上三尺讲台,讲授新课,教学相长。但是,我们不能着急上讲台,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先跟好第一次早自习、晚自习,先跟好第一次升旗仪式、班会等,根据自己的班级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和育人方案,这样我们不仅能更加了解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还能让指导老师感受到我们积极主动、刻苦钻研的良好品格。

如果我们十分渴望尽快走上讲台进行授课,就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充分设计学习理解活动、应用实践活动、创新迁移活动等教学活动,主动请指导老师审阅自己的教学方案和导学案,多打磨、多思考、多请教、多改进,争取第一节授课就能展示自己比较扎实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技巧。

对于实习教师,听课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要虚心向资深教师请教,争取听课、教研的机会,大胆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思考,这些都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另外,我们每位实习生都会有专门的指导老师,他们不仅指导我们教学实践,还会指导我们进行班主任工作,所以,我们要认真去旁听指导教师,也就是我们的“师傅”的每一节课,并全力协助指导教师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比如批改作业、拟制试卷、辅导自习、定期测试、答疑解惑等。

实习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要多和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实习团队组员等进行交流和沟通,凡事有商有量,困难定会迎刃而解。

最后,满意签单。

换句话说,就是找到自己心仪的教育教学工作单位,为践行西部红烛精神,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开启新征程。而这其实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有“面试多,机会就多”的侥幸心理,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先练好教学本事,再抓住适合自己的面试机会,然后做到一鼓作气,全力以赴。

师生见面会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这份职业的光荣和沉重,也再次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素养需要从身边小事培养起,教学能力需要从一点一点积累起,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给自己创造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的机会,还需要不断实践和进行深度反思,这样才能受到理想学校的青睐,也才能走进自己满意的校园。

师生见面会上,崔老师还强调了各学科实习学生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今天的反思日志,我还想对于我们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分享一些理解和阐释。

第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它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比如在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会有识记重点文言字、词,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这其实就是想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提升自己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实现清晰表达思想、见解、与人流畅、和谐沟通的学科目标。

第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自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在师生有意义的话语互动中,思维得到提升和发展。

第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我想很多人对语文的第一印象,就会觉得它是最美的学科。当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比如在讲授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就可以让学生仔细揣摩文章语句的美感,总结朱自清的创作特征,感受散文的独特魅力,深刻理解文字绘制心灵画卷,学好语文心境更美。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是最高的层面了。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很多字词以及典故就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时代印记和博大智慧。比如说关于送别的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柳”的意象,其实就含有“留”的意思。如此种种,且留到下次课标解读会的时候,我再和大家分享吧。

在这几天和老师和大家的相处里,我感受到我们的崔老师是一个很关爱学生也是学生很负责的老师,同学们之间也很团结,虽然我们各专业的同学都不认识,但是在大群里总感觉是一个天然的团体,这种感觉很温暖,相信我们在以后的实习生活里是最有默契的队友和伙伴!

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实习日志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能够成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过渡,能够为一年后的教育事业打好基础。所以,我一定会努力的!教育实习我来了!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2020级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江西南昌组

撰稿:陈诗雨、陈敏健、边婧、王萱、方沁、罗秀珍、倪瑞敏。

实习带队教师:崔琳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