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留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习基地 > 基地留音 > 正文

弘扬西部红烛精神,赓续兵团革命血脉

发布日期:2021-10-15    作者:巢玥     来源:     点击:

2021年是陕西师范大学实行国家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十周年。“师范者,教育之教育,固陶铸国民之模范,造就青年之渊泉也。”公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陕西师范大学践行教育报国,为国陶铸模范教师的岗前哨,在新疆的教育实习则吹响了“西部红烛”扎根祖国边疆的号角。

牢记教育报国初心

十年来,陕西师范大学每年为新疆的基础教育输送100余名各学科教师,他们扎根西部,甘于奉献,成为推动西部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陕师学子通过教育实习的历练,从青春少年成长为培育祖国边疆少年的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向中小学生展现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2021年9月起,2018级新疆教育实习生追随历届“西部红烛”的足迹,在疫情阻碍之下,克服困难,勇于担当,走上教育实习岗位奋勇拼搏。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2021年乌鲁木齐的实习点有两所兵团中学:兵团二中和兵团一中十二师分校。兵团中学以写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革命精神为核心,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中,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名校。西部红烛精神与兵团精神共享扎根边疆、教育报国的思想内涵,为兵团教育输送优质师范生源也是陕西师范大学对接基础教育,履行奉献边疆使命的体现。9月27日,陕西师范大学带队教师与兵团一中联手举办“2022届高校毕业生兵团一中见面会”,60余名陕师学子参加了此次见面会并现场投递简历,志愿投身兵团教育的队伍。

锻造高贵生命品格

在见面会上,大家聆听了一个故事。1949年,王震将军带领解放军来到新疆屯垦戍边,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兵在1954年10月集体就地转业,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者,再也没有回到故乡。建国50周年之际,身处边疆最南端——和田的老兵在受邀进城时说,唯一的愿望就是看看将军的铜像。他们舍不得睡在雪白平整的床单上,整夜睡在了宾馆的地板上。来到将军的铜像前,老兵汇报道:“报告司令员,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你交代的屯垦戍边任务,祖祖辈辈留在和田,建设祖国边疆,我们的儿女都留在了和田,我们没有离开四十七团。”陕师学子含着热泪听完了这个故事,向老兵高贵的生命品格致敬,心中暗暗树立传承兵团革命精神的理想信念,多名实习生立志留在兵团中学。

兵团中学将这份革命精神铭刻在教育事业上,与我校西部红烛精神血脉相承,抓住这份精神力量就是抓住了灵魂之家。一位以优异的成绩受到多所重点中学青睐的2018级陕西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决定留在兵团二中,她说:“教师是一份有情怀的职业,兵团精神是支持我扎根新疆的动力。”有理由相信,无数个像她一样的“西部红烛”已经成长为具有担当民族教育大任的勇气和能力的时代新人,他们的青春在传承西部红烛精神和赓续兵团革命血脉中焕发着绚丽光彩。

撰稿:外语学院实习带队教师 巢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