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学号:41609044 姓名:李欣悦
中文摘要:实习期班主任所带的班级为高一十三班,高一学生,刚刚经历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身份、心理双重转换,且班级人员组成特殊,思维方式比较幼稚,班集体涣散,学生习惯没有养成,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彼此之间比较陌生,作为一个整体的集体的感觉还不够强烈,如何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选拔出得力的领导团队是高一班主任最大的考验。通过三个月的观察法,在实践中通过对比试验,以及访谈法等手段,研究发现班主任在对高一学生的习惯养成中起到决定性的帮助作用,并简单阐述,班主任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习惯,供日后教学参考。
英文摘要:Senior One students have just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ntity and psychology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ir habits have not been formed,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ollective. They are relatively strange to each other. As a whole, the collective feeling is not strong enough.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learning habits is the biggest test for senior one class teachers. Through three months of observation and comparative experiment in practice, it is found that the head teacher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habit formation of senior one students, and it is expounded on which aspects the head teacher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habits for future teaching reference.
关键词:班主任作用;习惯养成;高一新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不同阶段任务不同,面对高一新生最重要的就是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以及班集体的建设等,本文主要是综合总结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传授的经验,以及自身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几种帮助高一新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高一新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班主任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高一,是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的转折点,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身份转换,初中生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都比较幼稚,学习靠老师灌输就可以,且大部分不需要住校,生活起居上有父母照料,而到了高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比起死记硬背学习知识点更重要,生活方面,住校后离开父母,学会独立,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需要班主任与生活老师进行实时沟通。同时新生彼此之间也还比较陌生,作为一个整体的集体感不够强烈,如何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同时,引导成熟的思维习惯,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选拔出得力的领导团队是高一班主任最大的考验,基于三个月的实践观察以及对比参照,班主任的正向引导作用对高一学生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这需要积极的引导,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时间的付出。
二、高一班主任培养新生习惯的方面与方法
(一)学习习惯的养成
高一的孩子,最主要的身份还是学生,而学生在综合发展的前提下,还是要以学习为主,老师则要以学生为主,因此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想要更好的帮助学生,就要先明确初高中学习的差异,帮助学生做好引桥工作。高中的学习重要的是思维的培养,高一的学生,课程难度相比之下并不大,死记硬背其实就可以得到短期满意的成绩,然而这种学习习惯是否真的合理,是否适用于知识点更为灵活的高二高三,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学习模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作者通过三个月连续观察A班与B班,同一学科不同班级的两位地理学科班主任后,得到了一些结论。
A班主任A老师,教学模式为总结、重复、背诵,无限循环,听课过程中发现,该老师善于将知识点总结为表格或框图等形式,利用自习、职业生涯规划等艺术课,对班级同学进行补课、抽背,背诵不合格的学生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与惩罚。该班学生为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强,能够适应这种高强度的机械学习,在初期的考试中该教师所带四个班级的地理成绩包揽年级前四。
B班班主任B老师,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兴趣,课内外拓展,大量优秀视频、多媒体引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学生兴趣的养成,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作业完成的要求较高,需要留做题痕迹,不同标注,圈出不会的题,不确定的题等,根据认真程度打分,与完成度不好的同学及时沟通,及时纠正问题,同时每周定期检查笔记。该班为年级中各方面综合较弱的班级,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不比A班,开学初期,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自习课不能专注学习,总是因为纪律问题被通报批评。是年级比较有名的“捣蛋”班级。
这两个班中一个班是我班主任实习时代理的班级,另一个是同批实习生带班的班级,所带班,从入学,到实习结束每一份作业、笔记、试卷等都一一批改,记录下三个月的改变,另外一个班级的实习班主任是我的好朋友兼同桌室友,每天一起批改作业都会交流经验,且为了此次对比试验,也会关注该班,将每日作业分层记录好坏,这三个月单就作业质量上来说:
A班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作业质量基数高,但三个月对比并不明显,关于笔记,因为该班班主任并没有严格整理笔记,笔记采取抽查模式,有些学生直接交书,三个月观察下来,个别学生笔记上没有进步,反倒还显露出倦怠感,为了完成笔记而完成笔记,敷衍的直接摘抄书本中的大标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私下会像实习老师抱怨班主任的苛刻,在第二次家长会统计的分科选择意向中,自主选报地理学科的比例极少。
B班学生基础知识实在是薄弱,高中学生还有分不清经纬网(初一知识)的,初期作业尚可,笔记十分灾难,毫无逻辑,没有主次,态度极不认真,不写直接交空白本子的大有人在,班主任与实习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每人负责不同层的学生,晚自习进行小班化辅导,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组织课前地理演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研究汇报,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效果显著,三个月后作业、笔记的质量已明显超越了A班。
但短期内,A班的综合成绩依然是遥遥领先B班,地理学科差距相较并不是很大,因为实习期太短无法观察到长期效果,于是通过翻阅A、B老师以往带班的高考成绩,以及访谈其他地理学科老师后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点运用变得更加灵活,死记硬背的优势渐渐失去,反倒是B班这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后期成绩进步的更加明显。
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响应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拒绝填鸭式教学,而是应当注重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地理学科为例,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实践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些学情较弱的班级,应当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培养纠正学习习惯上,如举办地理演讲,修改笔记,分层教学等,习惯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要不断摸索调整适合本班学生的方式,要有耐心坚持下去。
(二)其他习惯的养成
除了学习习惯,罗外住宿率高达95%以上,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需要班主任与生活老师进行实时沟通。同时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同时,引导成熟的思维习惯,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选拔出得力的领导团队也是尤为重要的。
生活习惯,不仅局限于狭义上的宿舍生活,班级中卫生的保持,随手关灯和投影,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课间保持安静,尊重同学师长等等书本上不会直接教的琐碎日常,都可以是广义上的生活习惯,而其中,住宿生最突出的就是宿舍生活中的羁绊,班主任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仅仅需要完成学科任务,还需要完成德育工作,帮助学生从方方面面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对于生活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很重要的是与生活老师进行沟通,一般各个学校的三晚四晚都是生活老师管理,可以借此与生活老师面谈,详细了解班级同学在宿舍的情况,其次也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对宿舍的意见,及时处理。除此之外主题班会的开展是强有力的辅助手段,主题班会的开展要适应学生当时的状态,满足学生当时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的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这样具有时效性的主题班会比一般的指定主题效果要有效得多,同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该制度的制定要全民参与,不可独裁,最好是全班每人写出自己的班规,在统一整理出合理的,与班委协商后公示,这样执行效果会好,这也就牵扯到了班级中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的重要性。
领导团体的选拔很重要,开学前一般都有为期一到二周不等的军训,班主任要在段时间里快速关注到各学生特性,善于发现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但该时间较短,难度较大,因此初期的选拔可以通过自荐、班主任初筛、班级同学投票等流程进行,所观察班级的班委积极性不够,因此在组织工作的时候,要善于调动乐于做事的班委的积极性,先进带后进,同时,根据班委感兴趣的东西加以类比,告诫其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他对于班级的重要性,例如沉迷足球不好好管班的班长,利用他喜欢球星的亲身经历告诉他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学生接受度会大大提高。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要做到针对学情,因人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模式,但要坚持不变的前提和原则,及一切为了学生,要有耐心,要学会付出。
三、小结与反思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实习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初期成果有效,但后期无法直接观测,只能通过原始数据进行推测,虽然大体方向不会出错,但作为一个研究来说,数据量太小,研究周期太短,只能定性的做出猜测性结论,达不到定量的条件,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积累样本数量,给出更好的建议,文中提到的建议只是一名新手教师不成熟的想法汇总,不当之处望前辈们海涵指正,其中为了对比试验的鲜明,选择了A班不足之处,实际上这位老师优秀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也是我所敬佩仰慕的,每一位老师对我的影响都很大。班主任对新生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热爱,付出时间与精力,为了孩子的明天,去不断摸索,相互分享,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韩雪.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1(3):112-114
[2]魏惠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EB/OL].DOI:10.16681/j.cnki.wcqe.201912019,2019.6
[3]但承富.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