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尤似昨天,分别即在眼前。仍记得带队王晓婷老师领着我们20名实习生初入吴忠中学,在欢迎会上校领导介绍了多位在吴忠中学任教的陕师大校友,这让初来乍到、同为陕师大学子的我们倍感亲切。然而,转眼间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再次来到这里,却是要说再见的时候。

三个月来我们在这里遇困求知,勉力而行,当真正将学校所学的课程基础知识与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课堂时,才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习过程中我们挑战和完成了许许多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所以,与其说实习是完成由生到师的角色“转换”,不如说是练就着生与师的“切换”——每一天都有来自“做教师”和“学做教师”的领悟。
做教师,即身处真实的高中教学课堂,立足现实管理班级。实习期间有非常多机会坐在台下听课,我惊叹于指导老师李洁丽老师的精彩课堂:纯熟的教法、精湛的设计、学生积极的回应,活泼的课堂氛围……。当然我更珍惜上台讲课的机会,深切地体会到了节奏快速而充满变数的四十分钟课堂:不同学生的回答和反应就像是开盲盒,总会有出现意料之外的答案,必须临时产生教学机智才能应对。每次上完课李老师会对各个环节和整体表现进行评价,指导我反思自己的问题。如:只考虑自己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反应和接受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记笔记的时间;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力不强;各部分时间安排不协调等等。李老师总会找出关键,因为起初对学情的掌握不全面、不充分,以至于出现种种问题。在李老师的指导和不断鼓励下,我随时随地地观察着学生,然后不断地调整方式去实践、总结、再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经过多次锻炼,我在课堂节奏、时间安排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也记住了要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当然身边的实习生伙伴们也同样完成了蜕变,逐渐适应了讲台。除了给我们上台讲课的机会,吴忠学校还提供了很多其他学习的机会,如每周高一高二年级的听评课活动、青年教师基础培训、青年教师“三字一话”培训、新入职教师结对帮扶培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等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我们搭建了快速成长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很快地进入了教师的角色,融入了该校的教学环境。
“学做教师”即悟师之法,品师之德,省自身之短。班主任教育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身体力行,我紧紧跟随老师的脚步,从监督早自习、准时跟操、重视班团会等方面不断积累各种班级事务管理的经验,同时严抓纪律,以身作则,一切从细节入手,对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沟通,对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谈心与鼓励。带队王老师三个月来坚持驻校,与我们同吃同住,在工作中给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老师及时的回应,无微不至的关怀,保障了我们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三个月的耳濡目染下,不仅增强了我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大局观念,还磨练了我的耐心、恒心。从这些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他们朴实话语、朴素外表下所拥有的一颗鞠躬尽瘁为祖国教育事业默默付出的炙热之心,领悟到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西部,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西部红烛”精神。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今后的自己!接下来我会更主动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总结,查漏补缺,以新时代的标尺,以人民的新期待,提升传道授业解惑的素养,强化为人师表的责任,将于漪先生“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与生携行,与时俱进。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2020级公费师范生吴忠市吴忠中学实习组
带队老师:王晓婷(文学院)
撰稿、摄影:邵欣雨(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