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为贯彻2019级公费师范生即将到来的教育实习工作,使课程标准指导并体现于教学工作,我校2019级公费师范生成都实习组在带队教师王棣的指导下展开新课标解读学习。

为检验学习成果,2022年8月5日下午3点,成都实习组政治学科组的组员学生就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展开线上学习交流会。会议由政治小组成员廖雯组织开展。
会议第一项,政治组全体组员共同观看了中国教育报关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视频。主要讲解了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有哪些内容,未来应该怎么上、怎么教的问题。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系统解读了新课标,给予了教师们立足核心素养、制定彰显育人的教学目标;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等四条教学建议。组员们都在观看学习中有所收获,充实、完善了自己的学习笔记。

会议第二项,政治组组员间就新课标学习成果展开交流分享。组员们主要就学习内容、学习心得体会等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与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加深了自己对新课标内容的感知度。
政治组组员学习心得:
陈芸萍(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成都实习队川师附中实习成员):通过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我们能够发现,在课程标准的设置上,首先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开展课程教学;同时,由于义务教育包括了九个年级,因此,课程标准在设置的时候也是分学段进行的,各学段的要求从横向看是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的,从纵向上看,各学段的要求是循序渐进的,这也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向上前进发展的规律;第三,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的特殊性,课程标准中要求课程开展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开展课程教学。
廖雯(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成都实习队龙泉中学实习成员):通过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更新了自己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内容的认识。作为即将进行教育实习工作的师范生,我们应该及时转换自己的身份,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以新课标学习为基础,做好教育实习的准备,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目标、学业质量有更准确的把握,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李美琪(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成都实习队川师附中实习成员):通过此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新课标的学习,我深入领会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众多方面的要求,对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清晰。我将不断学习,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学科素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组织富有时代气息、学生有兴趣有收获的鲜活课程,用“四有”好老师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
罗勤(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成都实习队川师附中实习成员):通过此次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三点感悟:首先,要明确思政课的性质以及重要地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它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其次,要改进教育方式,实现以德育人,提升育人效果。《道德与法治》课虽然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教学中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最后,要把握并且努力钻研教材,只有不断钻研教材,才能把握教材的精髓,变为自己的东西,只有尊重教材价值,更好的落实课标,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真正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