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习动态 > 新闻速递 > 正文

我校2019级公费师范生成都实习组开展物理学科新课标解读学习

发布日期:2022-08-10    作者:杨君怡     来源:     点击:

我校2019级川籍实习小组为更好地将“新课标”与“核心素养”落实至教学实践中,于8月6日上午10点准时召开了新课标学习新的分享会。本次线上腾讯会议由物理学专业刘莹同学主持,物理、化学、数学三方实习小组成员远程参与,旨在汇报总结7月下旬为期10日的,对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本学科对应的新课标小组学习情况。会议历时两小时,依次由物理、化学、数学三位组长发言,圆满完成了三门学科小组整体学习情况汇报和课标个人解读、未来展望鼓舞士气的任务。

物理组提出本小组采用的微信打卡小程序方式,既能实时监督鼓励小组成员按时完成五次打卡,又能数据化直观展示组员的打卡记录,组员能在潜心学习情况下,获得与组员一同学习的互动感。

发言人接着补充展示了本组物理名师课堂的学习情况,通过阅读每位组员的心得,总结出对听课学习方式的理解和之后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应注意的要点。

分享展示的最后,发言人展示了学科实习组全组成员一同观看、学习了东北师范大学于海波教授对物理新课标解读视频后的心得汇总与观看截图,并表示愿带领物理学科实习组延续陕西师范大学在川的优良名声,和所有本次川籍实习生“与君共勉,同卿共进”的协和前进的未来畅想。

蒋浩源(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9级物理学专业 川师附中实习实习成员):

通过这次一起观看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标组专家解读,我做了如下总结:本次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责任与态度,并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物理课程的内容主题。并且首次提出了五个一级主题,强调了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与综合性。其次,更加注重物理的实验探究部分,将实验进行分类,通过样例、活动建议等进一步引导和说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物理的跨学科性比较强,在多种学科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综合性,强调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凸显“做中学”育人价值。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物理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为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陈安明(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9级物理学专业 成都实习队龙泉中学实习成员):

今天,我们物理小组开展了对于新课标的自主学习的讨论分享会,我们充分了解了每位同学对于新课标学习的情况,并讨论了自己的感想和理解。物理是科学界的重要支柱,作为物理教师,我们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生硬的接受物理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生活中发现物理,在生活中运用物理,最终达到让学生爱上物理的结果。教师也应当顺应时代变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多对照四维目标,充分积极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等。在新课标中,应当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以新课标的高要求,高水平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只有自己经历发现的过程才是最有效的学习。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更应该认清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别,提前加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教师以学生为本,不仅仅是物理,还要鼓励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育人育德,齐头并进

刘莹(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9级物理学专业 成都实习队川师附中实习成员):

通过这次对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发现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目标部分由原来的三维目标转换为了现在的四维核心素养,那么我们作为未来的物理教师,也应该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积极的互动,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课程内容部分对教师的知识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物理教师不仅仅是在物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还有跨学科的教学以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具体应用,这就要求老师要对各个学科以及人文社科等领域都要有所了解,还要能够熟练的运用。

旧课标以综合语言能力为课程目标,突破了为知识本位,讲求语言的真实应用,但是在本质上仍然属于是以内容为标准,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但是新课标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从人的素养出发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解决了教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就是说新课标更加注重通过物理学习对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个人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培养,是回归了学科育人的结果,也是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和顺应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的结果。

张易(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9级物理学专业 成都实习队石室天府实习成员):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国家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因此,作为预备教师的一员,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在完整地阅读、学习了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物理课标内容后,我们小组展开了以腾讯会议为平台的线上学习交流会,每位同学都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感悟。仅靠我自己的学习,是必然不能理解课标中的全部内容和要点的,因此我积极汲取其他同学所提出的见解,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我自身对课标的理解。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加深对本学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王敏(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9级物理学专业成都实习队石室天府实习成员):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物理专业学识。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利用信息技术能演示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